8月8日,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实验班1班学生罗婷和黄慧在硕士毕业之际重返母校,到本科阶段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拜访老师并进行参观。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现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光伟教授对她们重返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并热情地带领她们参观了中心的各个实验室。她们目睹了母校科研设备和师资力量上的持续优化和加强,内心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罗婷同学硕士毕业照)
(黄慧同学照片)
(王光伟教授带领黄慧同学和罗婷同学参观实验室)
据悉,2015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首次招收本科学生,作为时任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的王光伟教授创建了一种以注重早期化、系统化、建制化为特色的本科层次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按“双向选择”、“滚动培养”的方式先后从我校2015级、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遴选了6个创新实验班,并亲自担任这6个创新实验班的班导师,从思政素养、人文素养、科研素养和医学素养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和教授知识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医德医风和创新思维,通过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之与自主性学习相融合。王光伟教授团队经过6年的探索与实践,带领我校前两届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2016 级创新实验班 1 班获得全国性“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6 名学生成功入选“2018 年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菁英培育计划”赴德国和美国培训项目,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及综述 10 余篇。此外,创新实验班还带动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前三届学生中共有531人考上研究生。王光伟教授践行“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不断挖掘普通二本学生的潜能,将高考成绩主要集中在四百余分区间的新晋二本高等院校学子成功培育为跻身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国内顶级医学殿堂深造的研究生,初步将同学们塑造成为具有医学精英潜质的人才,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罗婷同学本科就读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是2016级创新实验班1班学生。本科期间,她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主持和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一项,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她2021年从我校毕业后应届考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攻读临床病理学硕士学位,在专硕学习期间,严格遵循“四证合一”的培养要求,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和实践任务,再次彰显了其卓越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于今年以应届身份成功考入同一单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黄慧同学本科就读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是2016级创新实验班1班学生。从我校毕业后应届考入吉首大学攻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硕士学位,在读研期间,黄慧同学秉承着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创新实验班学习期间培养的科研创新精神,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和两篇中文期刊论文,主持了一项校级课题研究,同时获批了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吉首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她凭借卓越表现荣获了“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组织者”、“年度优秀学员”、“优秀汇报者”、“优秀临床贡献者”等多项荣誉。此外,黄慧同学连续三年荣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并在2023年荣获研究生三好学生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2024届优秀毕业生称号。目前,她已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顺利入职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成为一名神经内科医师。
罗婷和黄慧两位校友的卓越经历彰显了王光伟教授创建的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实验班的教育成效,激励在校生积极投身科研,培养科研创新思维,锤炼科技创新实力,塑造科研创新人格。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光伟教授将在现任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的岗位上继续充分利用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大量的高精尖科研设备,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本科层次创新型拔尖医学人才,助力我国医药科研事业繁荣发展。
撰稿:胡欣怡
编辑:夏 强
责编:肖 琳
审核:龚昱芳